TMT观察网

突发!国庆前夕携程再被约谈!投诉高居榜首!观点

国庆长假前夕,携程再度因涉嫌违规经营被监管部门约谈。

9月17日,据郑州市场监管公众号发布消息,郑州市市场监管局依法对携程旅行网运营主体进行行政约谈。

调查显示,该平台违反《电子商务法》及《网络反不正当竞争暂行规定》,存在利用服务协议、交易规则和技术手段对平台内经营者进行不合理限制的行为。市场监管局已于9月4日下达《责令改正通知书》,要求其完成合同条款修订、调价工具优化等整改任务。

而此次距贵州局约谈携程等5家平台,仅隔43天。

作为占据国内OTA市场约56%份额的头部企业,携程近年多次因“大数据杀熟”“捆绑销售”“算法操纵价格”等问题被用户和商户投诉。据消费保投诉平台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9月17日,消费保收到携程相关投诉达4.95万件,涉诉金额超1.36亿元,解决率仅53.28%。

“调价助手”被指剥夺酒店定价权

携程被多家酒店商户举报

8月5日,贵州省市场监管局针对相关平台企业可能存在的实施“二选一”、利用技术手段干预商家定价、订单生效后毁约或加价、价格欺诈、哄抬价格等问题约谈了携程、同程、抖音、美团、飞猪等5家平台。9 月 4 日,郑州局向携程下发《责令改正通知书》,要求30日内完成合同条款修订、调价工具整改。

“调价助手”是此次整改核心。今年7月,郑州多家酒店商户联合举报携程“私自调价”。据央视网报道,携程通过名为“调价助手”的工具,在未征得酒店同意的情况下,自动修改房间价格及促销折扣,严重侵害商家自主定价权。

同月,贵阳某经济型酒店负责人王先生在接受澎湃新闻采访时表示,其经营的两家酒店挂牌价在80到150元之间。自与携程平台合作以来,“调价助手”几乎每日触发价格变动。“最夸张的一天,系统自动调价超过5次。”

据其介绍,“调价助手”是个内置在携程平台的商家版后台的程序,会定期扫描其他平台同款酒店产品价格,方便平台监测当前产品价格是否比竞品平台更低。一旦发现某个酒店定价比其他平台高,“调价助手”会立即通过系统自动调低酒店底价,或是给酒店产品参加促销活动。

酒店经营者温先生在消费保平台投诉称,携程在未告知的情况下启动“调价助手”,以低价诱导客人下单,之后却以“价格违约”为由处罚酒店。更有业务经理以“价格劣势”为由,要求酒店提供其他平台的账号密码,涉嫌过度干预经营。

酒店经营者陆先生(化名)就在消费保反映:携程经常私自使用调价助手,使其房间低价出售,且屡次沟通无果,“自己都没有权利退出。”

多个酒店商户表示,私自调价后与酒店正常价格会产生一定的价格差,酒店在平台和消费者中间成“夹心饼干”。

江苏南通某酒店店长戴先生表示,频繁调价不仅增加运营成本,需要频繁关注调价情况,也直接影响商家收益和客户体验,“设定的底线价格常被突破,如果价低了,会影响商家的收益;太高的话,客人会不愿意下单,两头为难。”

在当前的主流OTA平台中,尽管几乎都存在“调节助手”,但携程被指强制性强、协商机制缺失,引起商户普遍不满。商户王先生便表示,手动关闭后还会被悄悄打开,作为酒店经营者,却无法拥有完整定价权。

投诉量五年连创新高

携程投诉高居榜首

除了商户端的不满,携程在消费者端的投诉同样高企。

据消费保投诉平台数据显示,截止到2025年9月17日,携程在线旅游相关投诉已达4.95万件,累计涉诉金额超1.365亿元,而投诉解决率仅为53.28%。

自2021年以来,其投诉量逐年飙升:2021年仅450件,2023年增至7054件,2024年猛增至19918件,同比增长182.35%。2025年截至9月17日,投诉量已达18991件,直逼2024年全年总量。若保持该趋势,2025年投诉量将再创新高。

且从整个国内在线旅游行业来看,携程以46949件位居榜首,远超去哪儿(34976件)、飞猪(28492件)、同程旅行(25462)等同类平台。

解决率方面,同程旅行以69.0%略微领先,去哪儿(58.5%)、美团旅行(56.0%)、携程(52.2%)近五成,而飞猪仅为7.9%,解决率最低。

从携程各业务板块投诉对比来看,交通票务投诉占比最高,以 31% 的占比位列第一,酒店民宿(28.3%)、旅游度假(21.8%)分列二三位。

退改难、杀熟、捆绑销售屡禁不止

“国办”前夕再发文

据统计,2021-2025年(截至9月17日),在线旅游平台主要投诉问题集中在退改问题、霸王条款及服务态度差及虚假宣传等方面。其中,退改问题以31.46%的占比排名第一。此外,大数据杀熟、捆绑搭售也较为突出,投诉量分别达7161件和6701件。

携程方面,退改问题以29.6%的占比排名第一,其次是霸王条款(14.29%)、服务态度差(12.72%)、价格纠纷(12.52%)与虚假宣传(11.03%)。此外,无故取消订单、捆绑搭售、大数据杀熟排名亦靠前列,成为消费者投诉重灾区。

消费者陈女士(化名)投诉称,她在携程购买了4张成都-广州机票(3U8725),总支付3032元。航班起飞前发现订单中自动捆绑了“全能保障服务”,每张票48元共192元。当即陈女士联系客服申请退款,但客服以“已过计划起飞时间”为由拒绝退费,尽管飞机尚未起飞。

陈女士认为该服务默认勾选、不可取消,且相关说明存在误导,侵犯消费者知情权与选择权,要求携程退还相关费用并取消捆绑销售。但截至发稿前,陈女士的投诉显示还在“处理中”。

此外,刘先生(化名)投诉称携程区别对待用户。刘先生讲述,他用四台手机查询东航MU9721航班(大理—南京)时,发现价格差异令人震惊:华为手机显示1564元,苹果和荣耀手机均为899元。更讽刺的是,投诉后涉事苹果账号价格被调至1121元,其他设备仍维持低价。

《消费电子》杂志实测也发现,同一航班,在同一时间统一条件设置下,常使用携程的金钻用户看到的价格甚至高于普通用户。

机票之外,酒店亦是。有消费者反映,遭遇了同店同房,不同价的经历,每晚房价相差200元。此外,同店不同平台不同价也成常态。

携程、去哪儿等头部平台多次被约谈,反映出头部平台对商家与用户的双边控制力已触及监管红线。

9 月 14 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旅游市场综合监管的通知。

通知指出,落实旅游经营者主体责任。要求旅行社合理安排旅游行程,加强导游队伍管理,依法保障导游劳动权益。督促在线旅游平台与旅游经营者加强个人信息保护,不得以“大数据杀熟”、虚假宣传、捆绑销售等行为侵害游客权益。推动在线旅游平台良性竞争,依法保障平台内经营者合法权益,促进在线旅游市场健康有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