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MT观察网

燃油车增长趋停,新能源不及预期,王立军何解红旗困局?汽车

编辑导语:核心燃油车板块增长趋于“停滞”,而在售车型已经扩张到10款之多的新能源矩阵,至今都未能撑起自身新能源板块,表现难及预期。红旗新的增长挑战,尚待履新已有半年的王立军给出解法。

增长落后行业、自主阵营

曾创下“4年63倍”增长速度的红旗,近两年尤其是今年以来,再次呈现增速放缓的发展局面。

日前出炉的9月行业零售数显示,红旗9月份零售销量为3.98万辆,同比下滑6.1%,在去年同期,红旗的零售销量4.24万辆。在“金九银十”的行业传统销售旺季,红旗零售同比下滑的表现,显然不是一个“积极”的市场表现。在这个9月,国内汽车零售依然同比增长。

红旗品牌9月份零售下滑,一方面低于汽车行业平均表现,另一方面,还要落后于自主阵营的平均数据,毫无疑问,这意味着红旗品牌的增长遇到新挑战。乘联会数据显示,9月国内乘用车市场零售224.1万辆,同比增长6.3%,其中,自主品牌销量150万辆,同比增长6.4%,均同比增长。

时间线拉到整个前三季度,红旗的增长数据在行业中也并不突出。数据显示,其累计零售销量为32.2万辆,同比增长约8%,在行业平均线之下。同期,国内乘用车市场累计零售达到1700.5万辆,同比增长9.2%。其中,自主品牌阵营累计零售销量达到1101万辆,更同比增长了20.2%。

分解红旗品牌的销量结构,则不难发现其当前增长放缓的症结所在——“燃油车板块的增长趋于停滞、而新能源发展滞后,不及预期”。

过去的数年时间中,红旗一直依赖燃油车“打天下”,而在进入竞争更加激烈的、新能源渗透率进一步拉高的2025年后,红旗的燃油车增长已经出现疲态。经中车网梳理,2025年以来,红旗销量前三的燃油车为红旗H5、红旗HS5、红旗HS3,占到红旗品牌的六成销量左右。

而在9月份,三款核心燃油车合计销量为2.37万辆,同比下滑了5.2%。其中,红旗H5零售销量14096辆,只与去年的14022辆持平,而另一核心红旗HS5的销量出现两位数下滑,9月销量为7424辆,同比下滑11.5%,还有红旗HS3销量为2227辆、同比下滑15.8%。

整个前三季度,其三款主力油车合计零售20.2万辆,与去年同期的20.1万辆持平。其中也只有红旗H5还能维持一定程度的增长,其余两款则下滑趋势不改,红旗HS5销量6.59万辆,同比下滑7.7%;红旗HS3销量1.82万辆,同比下滑28.9%,体现出来红旗燃油车矩阵,增长日益艰难的一面。

新能源乏力,主力仍是B端

需要关注的是,不止是核心燃油车,红旗的新能源矩阵,在9月份的零售同样出现同比下滑的一面。当前,新能源车矩阵已扩充到10款之多的红旗,在新能源领域仍然是缺乏足够的声量。梳理数据来看,9月,红旗的新能源车销量12948辆,较去年同期的14684辆下滑11.8%。

而今年还是红旗新能源的产品大年,尤其是重点打造的“天工”纯电系列,上半年一口气推出三款全新车型。1月,天工08上市;2月,天工05上市;4月,天工06上市。然而,三款车型表现难言理想。天工08上市至今,累计销量3959辆,月均400辆出头;天工05累计1890辆,天工06销量1746辆。

目前来看,任何一款天工系列的产品,都未能进入所处细分市场中的主流选择。在红旗品牌的新能源体系中,具备一定规模的还是只有红旗E-QM5,该车9月销量6493辆,接近总销量半数,但红旗E-QM5是一款侧重B端的产品,第三方机构杰兰路的调研数据显示,红旗E-QM5的“个人比例”仅有11%。

而红旗E-QM5的销量下滑,也是拖累红旗9月新能源板块增长的关键因素。去年同期,红旗E-QM5销量10863辆,同比暴跌40%。整个前三季度,红旗E-QM5累计销量为4.56万辆,同比下滑32.2%。除了红旗E-QM外,其次稍有规模的为去年8月上市的红旗HS3 PHEV,但月均还不足3000辆。

其余8款新能源车型,在9月合计销量才约3000辆出头。毫无疑问,当下的新能源板块的发展情况远远不及红旗高层的预期。

前三季度,红旗新能源车累计零售销量约为9.57万辆。而在今年4月份的上海车展上,时任一汽红旗销售公司常务副总经理兼新能源营销事业部总经理的肖肖,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2025年红旗要突破50万辆大关,其中,新能源车销量力争达到25万辆,占比达到50%。

这意味着红旗现仅完成38%的目标,基于红旗新能源板块现状,剩余15万辆的缺口,在四季度完成几乎没有可能。

一时的销量波动,对红旗的发展短期并不会造成太多影响,但深度解析红旗燃油车、新能源板块的发展情况来看,红旗的增长困局实际已经悄然浮现。红旗今年整体50万辆的挑战目标,以零售端计,四季度要实现月销6万辆才能完成目标,这对于红旗同样是一个具备挑战的目标。

困局浮现,王立军挑战重重

在新的竞争局面下,一汽对红旗的调整早已开始。今年7月,肖肖被调离红旗体系,开始以中国一汽进出口公司总经理、党委副书记的身份露面。两个月后,9月,由徐洋出任红旗新能源事业部的负责人。人事上的调整,更体现出来一汽对于红旗新能源板块发展未能达到目标的焦虑。

不止新能源板块的人事出现调整,更早之前,红旗品牌的销售负责人也完成调整。今年4月,王立军接棒王胜利,成为红旗品牌新一任销售负责人。王立军此前不为外界熟知,2023年其接替蒋文虎,出任中国一汽股份公司产品策划及项目管理部总经理,直至此次进入营销一线。

目前,其已在新的岗位上工作近半年,而从国内行业现状来看,王立军面临的竞争环境与前两任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新能源车市场渗透率已经越过50%的临界点。9月,国内新能源车单月渗透率达到58.37%,前三季度,新能源车渗透率升至52.1%,这意味着竞争将更加聚焦在新能源。

事实上,一汽集团层面给红旗在新能源领域的支持始终不减。红旗自身在2023年就明确“ALL IN新能源”战略,在去年12月的新能源之夜上,也一口气拿出“天工纯电平台”、“九章智能平台”两大技术核心。同时,一汽宣布未来5年投入1200亿元研发资金,聚焦纯电、混动与智能领域研发。

而红旗今年在新能源领域投入重兵,其市场表现,正是检验其过往战略与技术沉淀的“试金石”。但新车未达预期,反映出红旗在将技术转化为产品竞争力,并最终获得用户认同还存在短板。也意味着当下只拿出产品还不够,在日趋白热化的新能源竞争中,王立军所需直面的将是关于产品定位、用户体验等领域的一场系统性硬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