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奇瑞全球创新大会开幕,奇瑞如何转型全球化高科技生态集团?观点
2025年10月18日,安徽芜湖迎来了一场科技与创新的盛宴——2025奇瑞全球创新大会。本次大会以“创新 · 智领全球”为主题,不仅系统性展示了奇瑞在电动化、网联化、智能化、共享化等前沿领域的最新成果,更是一次全球科技精英、行业领袖、学术权威及政府代表的盛大聚会。
中国工程院院士郭孔辉、陈清泉,外籍院士孙学良,以及来自欧洲科学院、加拿大科学院等多国学术机构的顶尖科学家悉数到场,与福建福耀科技大学校长王树国、国内多所知名高校领导、行业协会负责人、国际企业高管及媒体代表共襄盛举。安徽省及芜湖市政府领导、奇瑞汽车董事长尹同跃等公司高层,以及舍弗勒、德赛西威等生态伙伴的参与,使得大会成为了一场跨行业、跨国界的深度交流与合作平台。
大会上,奇瑞集团宣布了在瑶光技术战略指引下的五大技术领域进阶与十多项核心技术的突破。从飞鱼底盘EMB到方舟两栖系统,从鲲鹏天擎48%热效率发动机到伯牙之音、猎鹰智驾大模型,再到凌霄飞行平台,每一项技术的发布都标志着奇瑞在全球技术创新体系中的领先地位。
特别是鲲鹏天擎48%热效率发动机的发布,更是引起了业界的广泛关注。该发动机通过采用26:1超高膨胀比、双曲三联动机构等先进技术,实现了汽油机热效率的新纪录,预示着混动汽车即将迈入油耗“1时代”。这一突破不仅体现了奇瑞在发动机技术上的深厚积累,更为全球汽车产业节能减排提供了新的解决方案。
奇瑞集团凭借技术奇瑞的坚实基础,在销量规模、新能源、出口、品牌及资本市场等多个领域实现了历史性突破。截至9月底,奇瑞全球累计用户已超过1772万,海外用户占比超过30%,展现了其强大的全球市场影响力。
尹同跃董事长在大会上强调,全球化不仅是规模和速度的竞争,更是质量、可持续性和品牌形象的较量。奇瑞通过建立覆盖新能源、智能化、AI化等领域的全球化创新体系,致力于打造“安全、可靠、高端”的中国汽车新形象。以技术创新赋能奇瑞产品创新,并带动商业模式、企业管理、产业生态的全面升级,让奇瑞从传统车企快速转型为全球化高科技生态集团。同时,奇瑞坚持开放协同,通过产学研三位一体的“双向奔赴”机制,加速技术成果的市场转化,提升品牌国际竞争力。
在去年全球创新大会上成立的开阳实验室,如今已成为奇瑞协同创新的重要平台。通过产学研三位一体的合作模式,开阳实验室实现了从课题挖掘到产品线赋能的高效闭环。今年大会上,奇瑞集团进一步打通了高校课题研究与工厂落地生产的壁垒,通过协同创新中心签约暨开阳实验室战略联盟启动仪式,携手更多高校和科研机构,共同推动技术创新与产业升级。
福建福耀科技大学校长王树国在现场表示,奇瑞的创新实践为中国创新照亮了未来前程,期待更多国际友人通过奇瑞了解中国创新的活力与潜力。
面对核心技术的关键难题,奇瑞展现出了技术长跑者的定力与勇气。从鲲鹏天擎发动机的热效率突破,到纵横G700凭借方舟两栖系统横渡长江的壮举,奇瑞不断挑战技术极限,颠覆行业认知。
纵横G700作为全球新能源量产越野车的代表,不仅实现了IP68级防水、970mm涉水深度等核心零部件的技术差异化优势,更以全领域无界通行的能力,重新定义了越野车的标准与边界。这一系列创新成果不仅展示了奇瑞的硬核实力,更为中国汽车工业开辟了新的发展道路。
奇瑞集团在坚持掌握核心科技的同时,积极构建面向全球的技术创新体系。通过在全球120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销售网络、16个KD工厂及8大研发中心,奇瑞汇聚了30000余名研发人员与28位首席科学家,形成了覆盖全球、全域、全场景的开发与验证能力。
未来,奇瑞计划在全球范围内建立更多海外研发中心,以提升本地市场竞争力,满足当地监管要求,强化本地化开发能力。同时,通过瑶光实验室群联动科研机构、高科技公司、孵化基金及全球高校等资源,打造“没有围墙的研究院”,推动新技术、新专利的持续涌现。
2025奇瑞全球创新大会不仅是一场技术盛宴,更是中国创新力量面向全球的一次深度思考与主动邀约。奇瑞集团以面向全球的技术创新体系为坚实基础,正加速向全球科技公司转型,为全球用户创造更多出行价值。未来,奇瑞将继续引领中国汽车品牌走向世界舞台中心,开启全球汽车产业的中国技术时代,为百年汽车文明书写全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