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银行“一哥”地位旁落、合规漏洞频现,新帅难解转型焦虑观点
在利率持续下行、行业竞争白热化的2025年上半年,银行业整体承压前行。曾稳坐“城商行一哥”宝座的北京银行,虽交出营收362.18亿元、归母净利润150.53亿元的成绩单,实现微弱双增,但这份看似稳健的答卷背后,却藏着难以掩盖的发展困局——行业地位旁落、合规问题频发、转型成效不明,昔日王者正陷入多重压力交织的生存焦虑。
“一哥”宝座旁落,行业地位持续下滑
回溯过往数年,北京银行的业绩颓势早已显现。2020至2023年,其总营收长期在660亿元左右徘徊,增速最高仅3.07%,最低仅0.01%,增长乏力的态势十分明显。在银行业加速分化的浪潮中,北京银行不仅未能守住优势,反而被竞争对手接连赶超,“城商行一哥”的光环彻底褪色。
早在2022年,江苏银行便以706亿元营收、254亿元净利润实现对北京银行的反超。到2024年,两者差距进一步拉大,北京银行总营收仅为江苏银行的86.5%,归母净利润更是跌至江苏银行的78.4%,行业领先地位岌岌可危。更令市场担忧的是,宁波银行的追赶势头同样迅猛,2023年双方净利润差距仅1亿元,2024年宁波银行便实现反超,将北京银行挤至城商行第三的位置。短短数年,北京银行从行业标杆沦为“追赶者”,其市场竞争力的下滑速度远超预期。
尽管2025年上半年北京银行对公业务展现出一定韧性,科技金融、绿色金融贷款余额分别同比增长19.31%、21.84%,对公贷款规模较年初攀升11.44%,但这部分增长未能扭转整体颓势。零售业务转型同样进展缓慢,零售贷款规模仅微增1.84%,消费贷与经营贷增速阶段性放缓,与头部城商行的差距持续扩大。在行业竞争日趋激烈的背景下,若不能快速找到业绩突破口,北京银行的行业地位恐将进一步下滑。
合规漏洞频现,罚单与官司缠身
业绩承压的同时,北京银行的合规问题也频繁暴露,罚单与诉讼案件不断,既暴露了内部管理的短板,也损害了品牌公信力。2025年5月,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江西监管局披露,北京银行南昌分行及两家支行因贷款管理不到位、违规调整还款计划等问题,合计被罚293万元;同年2月,乌鲁木齐分行又因违反支付结算、征信及反洗钱管理规定,被处以133.5万元罚款。
事实上,北京银行的“罚单史”已持续多年。2019至2024年,其收到的罚单数量与罚款金额在城商行中均位居前列,2020年、2021年更是分别以15张、13张罚单的“成绩”位列城商行第二、第一。其中,2020年北京银行因对外销售虚假金融产品、出具虚假存款证实书等15项严重违规行为,被处以4290万元罚款,占当年全国城商行罚款总额的近三成,违规情节之严重、涉及金额之高,在行业内实属罕见。
除了监管罚单,北京银行还深陷“康得新案”的漩涡。2019年康得新因财务造假退市,北京银行西单支行因与其业务往来引发市场质疑。2025年5月,在相关证券虚假陈述责任诉讼中,北京银行西单支行与北京银行总行分别被列为第二、第三被告,法院要求承担连带赔偿责任。时隔六年,这起案件仍未尘埃落定,不仅消耗了银行大量精力,也让投资者对其风控能力产生更深的担忧。
频繁的罚单与诉讼,表面看是个别分支机构的操作违规,实则反映出北京银行内部合规管理体系存在严重漏洞。尽管单张罚单金额相较于银行体量而言或许“微不足道”,但长期积累的合规风险,不仅会影响监管评级,还会削弱投资者与客户的信任,对银行的长期发展造成难以估量的损害。
“换帅”难破转型困局,新增长曲线待寻
为挽回颓势,北京银行自2024年起频繁调整高层团队,希望通过“换帅”为发展注入新活力。2025年5月,具有16年行龄的戴炜正式出任行长,并提出“五大转型”战略,将“专精特新第一行”“数字化转型”“儿童金融”作为突破口,试图重塑发展路径。其中,“京萤计划”作为儿童金融领域的核心产品,已服务170余万户家庭,管理压岁钱超40亿元,但这类业务的盈利贡献有限,难以成为支撑业绩增长的核心引擎。
从行业趋势来看,利率市场化持续推进,净息差不断收窄,北京银行2025年上半年净息差已降至1.31%,较年初下降16个基点,传统规模扩张模式早已失效。戴炜提出的转型方向虽符合行业趋势,但执行层面面临多重挑战:数字化转型需要大量资金与技术投入,北京银行能否在这一领域追上头部银行的步伐?科创金融虽与北京战略定位契合,但科技企业风险较高,如何平衡收益与风险?儿童金融等特色业务如何实现规模化盈利?这些问题至今仍未找到明确答案。
更关键的是,“换帅”易,“换脑”难。北京银行长期依赖利息净收入的营收结构、滞后的内部管理体系、薄弱的风险控制能力,并非单纯更换管理层就能解决。若不能从治理基因层面进行彻底改革,打破传统发展思维的束缚,即便推出再多新战略、新产品,也难以真正摆脱转型困局。
从昔日的“城商行一哥”到如今的“追赶者”,北京银行的困境是传统城商行转型难题的缩影。在利率下行、竞争加剧、监管趋严的多重压力下,北京银行若不能快速补齐合规短板、找到可持续的增长曲线,不仅难以重拾行业荣光,甚至可能在新一轮行业洗牌中进一步被边缘化。对于这位昔日王者而言,未来的每一步都关乎生存,而破局的关键,或许在于能否真正打破固有思维,以彻底的变革重塑核心竞争力。
出品丨九州商业观察
撰文丨九裘小妹
编辑|邹猫小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