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MT观察网

郭郑俐离去的神州控股,正陷入一场空前的信任危机?观点

股价从8.57一路下跌到2.52,国资浮亏近20亿,公司有何具体措施稳定股价?公司连续两年亏损,子公司巨亏 5.24 亿,董事长的薪酬却在近四年超1亿元,薪酬委员会的定薪标准是否与业绩严重倒挂?

在6月27日的神州控股(00861.HK)股东周年大会上,股东们对管理层的质疑声此起彼伏,一位投资者言辞犀利地抛出以上问题。

公司亏损,股价下行,管理层动荡……,让一场股东大会意外成为公司内部矛盾的爆发点。当公司秘书宣布进入股东提问环节时,现场气氛瞬间紧张起来。多名中小股东将矛头直指公司董事长郭为,公开质疑其个人婚姻纠纷影响了公司的治理与运营。而COO郭郑俐的离去,也被视作引发公司信任危机的重要导火索,让神州控股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困境。

面对股东们的尖锐质疑,公司秘书以“问题与议程无关”为由强行终止会议,郭为及其他管理层在工作人员护送下匆匆离场,这一行为更加剧了股东们的不满情绪。据媒体报道,有股民身穿“郭为下台”字样的白色T恤进行抗议,表明神州控股在股民层面陷入“信任危机”。

郭郑俐离职,神州控股陷入强烈人事震动

神州控股的这场危机,始于郭郑俐的离职。

作为郭为的妻子,郭郑俐此前在神州控股担任COO。多位曾任职神州控股的人士证实,2024年9月,未经董事会审议郭郑俐被以邮件方式在员工系统内解除职务。

随后在11月,神州控股发布新的岗位任命,撤换了运营、技术、财务、人事等核心部门的大部分原团队成员,由神州数码、神州信息两家上市公司的高管空降接管关键岗位。这种突如其来且缺乏规范程序的人事变动,一下让神州控股陷入强烈震动。

一位从神州控股上海公司离职的员工表示,公司内部的人事动荡对业务开展产生了不利影响,很多项目均已停滞。以神州控股上海区为例,截至2024年8月的净利润还有800多万,11月的净利润仅700多万,远低于原管理团队预估的2024年超千万业绩。

此举不仅让公司内部人心惶惶,也引发了外界对公司治理是否规范、决策是否透明的强烈质疑。

持续亏损,内部治理问题重重

除了人事震荡外,公司经营状况不佳,持续亏损的状况也暴露出神州控股公司严重的内部治理问题。

财报显示,神州控股2024年净亏损2.54亿元,原因或许来自持股40%的子公司神州信息巨亏5.24亿元引发。公开资料显示,神州信息因跨界农业收购,如2014年以68倍溢价收购中农信达,以及多起失败并购,累计计提商誉减值7.75亿元,是10年来首次发生亏损。

此外,公司长期投资风控失效。2015年认购的22亿元理财产品“晨曦3号”和 “金丰1号”爆雷,截至2024年末账面净值仅剩6.86亿元;持有近十年的慧聪集团因连续6年亏损41亿元,最终被迫清零账面价值,两项投资累计损失超2亿元。

业务层面,神州控股同样面临困境。2024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66.57亿元,同比下滑8.86%。传统服务业务,包括IT基础设施服务、整合IT服务,实现营业收入79.43亿元,同比下滑19.24%;软件业务实现54.75亿元,同比增长3.91%;被公司寄予厚望的大数据平台和解决方案业务板块实现营业收入32.39亿元,同比仅增长2.11%,较2023年的30.07% 大幅下滑。

据澎湃新闻、第一财经等媒体报道,国资股东广州城投为此发函质疑其“未对重大投资进行独立审计”,并提议成立调查委员会,但未获实质回应。这些决策失误充分暴露了管理层在风险预警和资产审计方面存在系统性疏漏,也让股东们对管理层的专业能力和责任心产生了极大的不信任。

制衡机制形同虚设,国资股东影响力持续稀释

股东周年大会上,股东们对神州控股的信任危机还体现在郭为同时担任三家“神州系” 上市公司董事长方面,认为这种高度集权的“家族化”管控模式,使得董事会制衡机制形同虚设,不仅使得国资股东影响力持续稀释,更进一步削弱了中小股东以及股民们对公司治理的信心。

此次股东周年大会上,虽然包括年报、分红方案、董事任命及薪酬授权等所有议案均获通过,但在提名独立非执行董事人选和授权董事会配股、增发、回购这两个事项上,争夺异常激烈,最终都仅以57%赞成票和43%反对票惊险通过。

其中,董事会获得配股、增发、回购授权,更引发了股东们对股权被稀释的担忧。若董事会行使增发权,郭为方有可能通过定向配售给关联方快速提升持股比例,进一步稀释国资影响力,损害中小股东利益。若董事会全额行使20%增发权,广州国资持股比例将从30.61%被稀释至25.5%。

公开资料显示:神州控股的股东主要为两大派系。郭为阵营(含个人及神州数码)持股21.44%,而两大国资股东(广州城投19.79%+广电运通10.82%)合计持股30.61%。

值得一提的是,提名独立非执行董事人选的议题往年基本是以接近100%的赞成票通过,今年除了广州城投提名的丛珊女士,其余独董提名仅以57%的赞成票通过,这充分体现了近半数股东对现有独董体系的不信任。据媒体报道,一位接近广州国资的人士称,广州城投和广电运通两大国资股东在上述独董提名议题中均投了反对票。

郭郑俐的离去,如同揭开了神州控股内部问题的冰山一角。在持续亏损、人事动荡、治理混乱的多重冲击下,神州控股正面临着一场空前的信任危机。

如何修复与股东之间的信任,改善公司经营状况,成为摆在神州控股管理层面前的严峻挑战。未来,神州控股能否走出困境,重新赢得市场和股东的信任,我们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