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MT观察网

“空间”失位,拼多多净利“爆雷”观点

拼多多今日发布2025年第一季度财报,该季度,拼多多实现总营收956.7亿元,同比增长10%,连续第二个季度营收同比增幅低于20%。其中,拼多多高毛利的数字广告收入——在线营销服务及其他服务营收487.2亿元,同比增长15%;交易服务营收469.5亿元,同比增长6%。

更值得关注的指标则是净利润,该季度,拼多多归属于普通股股东的净利润147.4亿元,同比下滑了47%。

对于拼多多2025年第一季度净利润表现为何会出现如此大幅度的下滑,相比阿里、京东第一季度净利润大号双位数的同比增幅,拼多多的一季度净利润表现却出现大号双位数的同比下滑,这么大的反差,形成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有市场人士对《商业观察家》称:“在这个季度,家电国补拼多多‘失位’,空间被京东、阿里占了。”

在业务经营端,拼多多当下可能也面临一些挑战。于国内市场,拼多多可能会面临商家供给端日趋“萎缩”的挑战,由于拼多多走的是极致低价路线,其在平台经营方面也拥有更高的“运营效率”,对商家的管控与利润“压缩”能力相对厉害,这一定程度可能会影响到商家的“供给”水平,从中国电商整体的新增商家供给水平来看,中国电商这些年整体也是逐年在下滑的。

由此,过往“人口红利”时代下,大量中小商家支撑起来的平台经济模型,随着人口红利的逐步淡出,也面临越来越多的挑战,那么,相比过往,拼多多可能就需要投入更多资源来培养商家生态。

于国外市场,跨境电商业务——Temu也面临越来越大的“地缘”压力,同时,一些国外市场的高退货率问题还没有得到很好解决,这可能也会对拼多多的业绩表现带来一些压力。

而基于目前这样的现实,拼多多的下一步会怎么走,也成为了很多市场人士的一个关注点。

方向之一是:一些市场人士认为,拼多多未来有可能会尝试做即时零售业务。

即时零售领域的一些主流玩家对《商业观察家》称:“我怀疑拼多多会做,但不知道拼多多什么时候做,怎么做。”

“它可能在看阿里和京东的反应。总体来说,我觉得至少在2025年,拼多多还不会做即时零售,今年Temu更重要。如果要做的话,至少是明年以后的事情。”

那么,假使拼多多去做即时零售,必要性是什么?

该人士称:“为了流量,打开APP的频次。”

目前,随着中国互联网人口红利时代的结束,市场进入到了存量竞争阶段,各个平台都面临流量“枯竭”问题,它们近期也都纷纷在发力投入做本地生活业务,一些消费品牌人士对《商业观察家》称:“它们做本地生活业务的本质就是:平台的流量不够了,要从线下找交互场景要流量。”

而即时零售则是本地生活的一个高频交易场景,也是从线上切入线下的一个很好“入口”。

2025年第二季度,由京东拉起的外卖大战实际可能就是基于这个入口,基于这个流量场景。阿里电商事业群CEO蒋凡之前则在阿里财报分析师电话会议上称,要将淘宝用户即时零售化,“即时零售赛道非常大,需求人群规模现在只有5、6亿,未来可能会有十亿”。

在流量之外,即时零售在商家供给端可能也有增量价值。

根据国家市场监管总局统计,截至2024年9月底,全国登记在册个体工商户达1.25亿户。2024年前三季度,全国新设个体工商户1402.4万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