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MT观察网

12月交付倒计时:MG4半固态安芯版能否定义新能源安全基准?观点

在2025年11月21日盛大开幕的广州国际车展上,一款备受瞩目的新能源车型——全新MG4半固态安芯版,以其全球首款、行业唯一量产上车的半固态电池技术,成为全场焦点,引领了新能源领域的新一轮技术革新。这款由上汽集团与上汽清陶强强联合研发的新能源力作,不仅标志着半固态电池技术正式迈入大规模应用的新纪元,更以“安全平权”的核心理念,重新定义了10万级纯电车型的安全标准,为广大消费者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安全保障。

全新MG4半固态安芯版之所以能在众多新能源车型中脱颖而出,关键在于其搭载的半固态电池技术。这项技术通过减少液态电解质的含量,大幅提升了电池的能量密度与安全性。相较于传统液态电池在极端工况下易因电解液泄漏而引发的热失控问题,半固态电池凭借其固态电解质框架,有效抑制了短路风险,为电池安全筑起了一道坚实的防线。

为了确保电池在各种极端条件下的安全性,MG携手国家级权威测试机构中汽中心,对全新MG4搭载的半固态电池进行了多轮严苛的安全测试。这些测试涵盖了螺纹钢穿刺、三向极限挤压、盐水浸泡、极寒冰冻、底部球击以及高温火烧等极端工况,每一项测试都超出了行业最高标准至少20%,远超最新国标要求。例如,在电芯螺纹钢针刺测试中,使用带凸起纹路的10mm粗直径螺纹钢针穿透满电状态下的电芯,静置观察2小时后,未发现任何起火或爆炸现象,充分展示了半固态电池在极端情况下的卓越安全性能。而在电芯三向挤压测试中,通过XYZ三个方向的挤压直至达到250kN或变形量突破35%,所有电芯均表现出了极高的可靠性。

除了电芯层面的安全设计,全新MG4半固态安芯版在电池包层面也构建了多层级的安全防护体系。针对电池包进行的盐水浸泡、极寒冰冻、底部球击及高温火烧等多项测试,均取得了令人满意的结果。特别是在底部球击测试中,电池包仅出现轻微凹痕,无泄漏、外壳未破裂、绝缘电阻正常,充分证明了其结构的坚固性与安全性。而高温火烧测试则进一步验证了电池包在高温环境下的耐受性和被动安全设计的可靠性。

这些超越国标的安全性能,得益于上汽与上汽清陶长达20余年的技术积累与超百亿资金的持续投入。研发团队集结了600余位顶尖专家,包括1位院士、20余位博士及长江学者、千人计划等国家级人才,共同攻克了一个又一个技术难题,最终取得了1600余项专利,构建起覆盖材料科学、电芯设计、热管理系统等全链条的技术壁垒。

在发布会上,MG品牌明确提出了“安全平权”的理念,即希望通过将经过严苛验证的电池安全技术应用于MG4所在的十万元级主流电动车市场,让更广泛的消费者能够享受到更高标准的安全保障。这一理念与MG品牌创始人威廉·莫里斯“让每个人都能拥有跑车”的“跑车平权”梦想一脉相承,体现了MG品牌对技术普及与消费者福祉的深切关怀。

通过“技术平权”的战略实施,MG品牌不仅将先进的半固态电池技术带入了亲民价位的车型中,更以实际行动践行了其对消费者安全的承诺。这种战略思维不仅提升了MG品牌的市场竞争力,更为整个新能源行业树立了新的标杆。

全新MG4半固态安芯版的首秀,不仅仅是一款新车型的发布,更是MG品牌在新能源领域战略布局的重要一步。半固态电池作为MG品牌的战略王牌,不仅将为其在新能源市场中赢得更多的份额和口碑,更将推动整个行业向更高安全标准迈进。

当12月交付正式开启时,这款凝聚了二十年技术沉淀的车型,有望重新定义10万级纯电市场的安全标准,成为新能源时代“安全出行”的标志性符号。它不仅将为消费者提供更加安全、可靠的出行选择,更将激发整个新能源行业对技术创新和安全性能的持续追求。

全新MG4半固态安芯版的推出,是MG品牌在新能源领域的一次重大突破,也是其对“技术平权”和“安全平权”理念的深刻践行。我们有理由相信,在未来的日子里,MG品牌将继续以技术创新为驱动,以消费者需求为导向,为新能源行业带来更多的惊喜与变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