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MT观察网

伊利的“霸总人设”不好演快讯

营收支柱即将失守,伊利如何守住乳企老大王座?

近日,一位卡车司机在江西运送伊利牛奶的过程中,不幸遭遇了意外,导致32箱牛奶受损。在全额支付了超过2000元的赔偿后,仓管人员却拒绝让司机带走这些已经损坏的牛奶。随后,伊利官方对此事做出了回应,称根据相关规定,这些损坏的牛奶需要进行销毁处理。

01

赔偿去向成谜

对于“天价赔偿”的质疑,伊利官方回应称,赔偿金额是基于合同条款和实际损失情况来计算的,并非随意定价。然而,这样的回应并未立刻平息公众的疑虑。

针对扣款一事,伊利方面回应称,食品包装破损之后是不能在市场上流通的,如果包装出现问题就会容易变质,如果再送到消费者手中,问题会更棘手。公司从产品出厂开始,都是严格按照产品标准进行质量交接,在与第三方物流公司签的《公路运输合同》中的第四条第一款规定,产品装车后发生的产品丢失、破损,由第三方承运商进行赔偿。公司本着对消费者负责的态度,严把质量关,对破损产品进行集中销毁,杜绝不合格产品流入市场。

该回应指出,视频中涉及的“2095元购买三件牛奶”的内容属于对第三方承运商的违约扣款,而非司机购买,以上发布的相关视频内容与事实不符,对公众存在误导。截至发稿,上述提及的第三方承运商和司机,尚未做出回应。

随着事件的持续发酵,伊利官方提出愿意赔偿损失,但希望货车司机删除相关视频。然而,当事司机表示拒绝赔偿,他认为这样的处理方式可能会让更多像他一样的人受到不公正处罚,不能任由这种“敲诈”卡友血汗钱的行为继续下去。

伊利牛奶直播间和网店也受到影响,有网友在直播间里调侃称,如果在伊利旗舰店下单的牛奶收到后外包装有瑕疵,是否可以退款不退货?

受舆论影响,截至5月30日收盘,伊利股份股价下跌1.52%,市值缩水28亿元。

02

主业失守

据伊利股份2024年一季报显示,报告期内公司营收325亿元,同比下滑2.6%,其中液体乳业务实现营收202.6亿元,同比下降6.8%。

事实上,自2023年第四季度,伊利营业收入就出现了下滑。整个2023年度,伊利股份营收1258亿元,同比增长2.49%,创下除2016年外,31年以来最低增速。

液态奶是伊利的营收支柱,2021至2023年,伊利液体乳营收分别为849.1亿元、849.3亿元以及855.4亿元。占公司总营业收入近七成,但近年来,这一主营业务收入增长却明显遇到瓶颈,两年累计增速仅0.74%。

事实上,如今液态奶行业大多并不好过,例如光明乳业该业务营收已出现连续三年下滑。

不过,也有乳企在实现反超的路上。例如,蒙牛液体乳业务近三年营收分别为765.1亿元、782.7亿元以及820.7亿元。2023年,蒙牛与伊利在液体乳营收层面的差距已缩小至35亿元。依照2023年增速,蒙牛或将于2024年在液体乳领域完成对伊利的反超。

近年来,伊利也在将更多精力投入到利润更高的奶粉业务中,2021年,伊利集团董事长潘刚代表伊利喊出了“2022年市占率第二、2025年行业第一”的目标。

加强奶粉业务投入很快取得成效,2022年,伊利奶粉业务营收达到263亿元,同比增长了62%。

不过,也有市场人士质疑,伊利奶粉的这份成绩单并非源于内生增长,更多还是来自于外部并购。

2021年10月,伊利旗下子公司金港控股以62.45亿港元,获得羊奶第一品牌澳优乳业34.33%的股权,成为后者最大股东。根据伊利2022年披露的财报显示,伊利为澳优累计花费了87亿元,累计竞得后者近60%的股权。

并且,伊利奶粉业务的高速增长并没有持续下去,2023年,伊利奶粉业务营收276亿元,同比增速骤降至5%。2024年第一季度,伊利奶粉实现营收74.3亿元,同比下滑0.2%。

尽管营收增长出现瓶颈,但不可否认的是,伊利的赚钱能力正逐步提升。2020年至2023年,公司净利润率分别为7.31%、7.87%、7.66%和8.26%。2024年一季度,伊利净利润率达到18.18%,为近五年来最高。不过,随着乳制品行业内卷升级,营收增速持续下滑,伊利的赚钱能力是否能够持续上升仍是未知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