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MT观察网

监管亮剑!满帮高息贷触碰36%红线,货车司机维权难撼“巨头”盈利模式?观点

行业应该回归服务实体经济的核心定位,避免出现损害用户权益的经营行为。

首发|明见局

作者|周叙

在数字货运行业版图中,满帮集团曾凭借“运满满”与“货车帮”的合并整合,以“中国数字货运第一股”的身份登陆纽交所,市值巅峰时突破百亿美元。

不过,随着其金融业务布局的逐步展开,与货车司机权益相关的各类问题也陆续显现。

金融产品存乱象

据悉,满帮金融业务以资金周转困难的货车司机为目标群体,对外宣传贷款产品“年化利率8%起”,实则暗藏高息陷阱。

中国裁判文书网多份司法裁判文书显示,部分贷款年化利率高达36%,逾期后每日0.0983%的罚息折合年化利率亦逼近36%,远超国家规定的民间借贷司法保护上限(一年期LPR的4倍,约14.4%),涉嫌触碰高利贷灰色地带。

更隐蔽的是“明低息+暗收费”模式。有司机反映,2024年通过“运满满货主APP”借款8000元,分12期还款利息1386.16元,实际年化利率约30.5%,叠加平台额外收取的“服务费”后,综合成本超36%。

此外,以“免费办理ETC”为诱饵诱导司机贷款、刻意隐瞒高息条款的情况也被消费者投诉,严重剥夺了消费者知情权。

面对上述质疑,满帮以“个别案例的综合费用”作为解释,似乎无法解释普遍存在的投诉现象。

催收与监管红线的碰撞

高息贷款之外,满帮的催收手段与合规短板进一步引发讨论。

尽管2025年出台的催收新规要求“发现违规催收行为应及时纠正,严重者终止合作”,但黑猫投诉平台显示,多位司机遭遇高频次电话骚扰,有司机因逾期1600余元,每天接到数十个催收电话,生活工作秩序被打乱。

值得注意的是,满帮对逾期用户采取“封号断粮”措施,封禁其“搜货”功能,直接切断了依赖平台接单的司机的收入来源,形成“以封促还”的模式。

事实上,央行贵州分行早于2023年就因“未告知用户不良信息”对满帮旗下货车帮小贷罚款37万元,合规漏洞在当时已显现。

2025年以来监管力度持续加码,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4月发布的《助贷新规》 禁止以各类名义变相抬高利率,北京金融监管局7月进一步提出严禁突破24%利率红线,直指其盈利模式。

同时,天眼查数据显示,货车帮小贷最新注册资本仅25亿元,未达2020年银保监会要求的跨省级经营网络小贷50亿元注册资本标准,合规差距明显。

给行业带来的警示

满帮的盈利模式在实践中或对司机群体形成了双重压力。从货运服务端来看,平台货运匹配相关的抽佣比例呈上升趋势,2024年其交易佣金收入达38.49亿元,同比增长66.7%,货运经纪服务收入47.27亿元,同比增长20.7%;而在市场运费走低、油价居高不下的背景下,这无疑压缩了司机的盈利空间。

从金融服务端而言,本应发挥资金支持作用的服务未能充分实现其初衷。中物联数据显示,62.63%的个体司机缺乏稳定货源,对平台存在较高依赖,满帮在运营中触及这一行业痛点,使得部分司机陷“低价接单-利润缩水-高息借贷-逾期封号-债务累积”的循环之中。

此种运营模式虽在短期内推动了企业盈利增长,2025年二季度满帮净利润达12.65亿元,同比增长50.5%,但从长期来看或许会不断消耗司机群体的信任,对助贷行业的健康生态造成影响。

这一现象也为整个助贷行业提供了反思契机,行业应该回归服务实体经济的核心定位,避免出现损害用户权益的经营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