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MT观察网

连连数科赴港上市背后:近九成亏损用于子公司投资 支付行业竞争加剧快讯

支付机构加快登陆资本市场的步伐

《中国科技投资》龙敏

近日,连连数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连连数科”)向港交所递交招股书,拟于主板挂牌上市,由中金公司(601995.SH)及摩根大通(JPM.N)担任联席保荐人。

连连数科是中国率先在全球范围内提供全面支付解决方案的数字科技公司之一,近年来,其营业收入从2020年的5.89亿元增长至2022年的7.43亿元,复合年均增长率为12.3%。

然而,连连数科的亏损金额亦从2020年的3.69亿元增至2022年的9.17亿元,三年累计亏损超20亿元,其中,近九成亏损来源于对旗下子公司的投资。

除此之外,随着支付市场增长放缓、集中度过高等问题,连连数科还需面对近200家第三方支付企业争夺剩下约6%市场的局面,以及越来越多的来自国际市场参与者的竞争。

近九成亏损来源于子公司

连连数科成立于2009年,主要提供数字支付服务及增值服务,致力于通过数字化转型,帮助电商平台、商业银行、清算机构和第三方服务提供商等接入全球市场。截至2022年12月31日,连连数字为全球各行业超过180万家商户及企业提供服务,其中2022年数字支付服务总支付额(TPV)达人民币1.15万亿元。

作为国内较早在全球范围内提供移动支付解决方案的数字科技公司之一,连连数科曾于2020年12月向科创板发起上市冲击,但此后IPO未有任何进展。此番转战港股,其能否成功上市亦有待观察。

在所有中国的数字支付解决方案提供商中,连连数科拥有最广泛的全球业务布局及牌照覆盖范围,且是唯一一家在美国所有州均持有货币转移牌照的公司。目前,连连数科的全球牌照布局包括64项支付牌照及相关资质,其业务合作能够覆盖逾100个国家及地区、并支持使用超过130种货币进行交易的全球支付网络为客户提供服务。

在享受数字支付服务行业发展利好的同时,连连数科的业绩亦稳步增长。招股书显示,2020-2022年,连连数科TPV分别为8494亿元、9712亿元、11530亿元,呈上升趋势。同时,其营业收入亦从2020年的5.89亿元持续增加至2022年的7.43亿元,复合年均增长率为12.3%。

然而,看似增长的业绩,却并未让连连数科获得盈利。2020-2022年,连连数科亏损金额分别为3.69亿元、7.47亿元、9.17亿元,三年累计亏损超20亿元。对于亏损的原因,连连数科在招股书中表示“来自持续发生的战略投入”,包括用于创新产品及解决方案的投入、全球化扩张相关的投入和核心人才积累的投入。

与此同时,连连数科还需承担联营公司的净亏损。2017年,连连数科与美国运通成立合资企业联通(杭州)技术服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联通公司”),成为中国首家成立的中外合资银行卡清算机构。根据合资协议,连连数科持有联通公司50%的股份,但没有将联通公司合并到连连数科的财务报表中,且对联通公司没有控制权。

合作期间,连连数科亦未从中获利。招股书显示,2020-2022年,连连数科承担按权益法核算的联营公司净亏损分别为3.29亿元、6.87亿元、8.05亿元,占公司各年度净亏损的89.1%、92.0%、87.8%。

此外,联通公司总注册资本为50.60亿元,连连数科有义务支付其中的25.3亿元。目前,连连数科已支付注册资本的24亿元,剩下的1.3亿元需要于2023年支付。而连连数科可能会在未来投入更多资金,如果联通公司无法实现其业务战略,或者连连数科与美国运通就联通公司及运营战略方向发生任何争议,连连数科可能无法收回于联通公司的投资甚至全部投资。

与此同时,连连数科旗下还拥有七家子公司,包括连连宝香港有限公司、连连香港控股有限公司、连连国际支付有限公司、连连星球有限公司等企业,均于香港注册成立。近年来,连连数科对旗下子公司的投资金额有所降低,但应付款项却逐年升高。招股书显示,2020-2022年,连连数科应付子公司款项分别为3701万元、1.37亿元、3.26亿元,呈上升趋势。

财经评论员张雪峰向《中国科技投资》记者表示:“随着全球支付市场的不断增长和跨境支付需求的增加,跨境支付机构仍然有机会在市场上取得成功。然而,公司需要解决其亏损问题,并制定相应的调整策略。例如,通过开拓更广泛的市场,与更多的合作伙伴进行合作,以增加业务量和交易额;其次,连连数科可以考虑优化成本结构和管理费用,公司可以审查和减少不必要的开支,同时寻找更高效的运营模式,以降低运营成本并改善利润状况。”

“需要明确的是,上市仅提供了资金来源和市场认可,真正的成功仍然取决于公司的商业模式、管理团队和市场竞争力。因此,连连数科应该制定全面的战略和执行计划,以解决亏损问题并顺利实现盈利。”张雪峰补充道。

境内外支付市场竞争激烈

上市之前,连连数科已历经多轮融资,并引入了多家知名机构投资者。

招股书显示,连连数科第一大股东为董事长章征宇,持股比例11.57%,同时通过杭州创连致新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间接持有连连数科16.97%股权,共计持有公司股权比例28.54%,为公司实际控制人。

除此之外,光大投资为连连数科第四大股东,持股比例7.88%;博裕资本旗下的博裕景泰持有6%的股权,为连连数科第五大股东;红杉资本旗下红杉臻盛持股比例5.26%,为连连数科第六大股东。

尽管有多路资本加持,连连数科亦需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目前,国内有超过190家第三方支付提供商已取得中国人民银行支付业务许可证,其中100多家第三方支付提供商拥有数字支付相关业务的支付业务牌照,另有30多家第三方支付提供商获得国家外汇管理局颁发的跨境外汇支付业务试点批准。

同时,根据易观分析发布的《中国第三方支付移动支付市场季度监测报告2022年第4季度》数据显示,2021年第四季度到2022年第四季度,我国第三方移动支付市场的交易规模从83万亿元下降到了76万亿元,环比增速亦从7.69%下降到了-0.29%。

除此之外,第三方支付市场还面临集中度过高的问题。观知海内发布的《2023年中国第三方移动支付行业深度分析及未来五年投资潜力研究报告》显示,支付宝和腾讯旗下的财付通分别占据了第三方移动交易规模市场份额的55.6%、38.8%,总计占比达94.4%。这意味着,近200家第三方支付企业将争夺剩下约6%的市场。

而在国际上,连连数科亦与提供跨境及本地数字支付解决方案的其他方竞争,随着连连数科将业务扩展至更多国际市场,其亦面临越来越多的来自国际市场参与者的竞争。

近年来,因大量成本投入,连连数科毛利率已有所下滑。2020-2022年,连连数科毛利率分别为64.3%、68.2%、62.7%,呈波动式下滑趋势。值得一提的是,在数字支付服务中,连连数科全球支付的毛利率同期分别为83.1%、82.0%和78.5%,中国境内支付的毛利率分别为23.7%、30.4%和29.0%,其境外毛利率远高于境内。

针对全球支付和境内支付之间毛利率的差异,连连数科在招股书中介绍,主要由于公司提供更广泛的全球支付服务范围,以及全球支付与境内支付的产品结构性差异。

香颂资本董事沈萌向《中国科技投资》记者分析道:“国内相关业务的监管成本相对更高,同时主要营业成本也可能只是体现在国内业务主体账目,所以海外业务开展时的毛利率会较高。第三方支付同质化程度较高,除了牌照门槛外,只有不断提升服务品质、争取更多客户,才能保证自己的成长空间。”

记者就上市进展、业绩亏损、市场竞争等问题致函连连数科,截至目前,尚未收到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