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MT观察网

携程“增长幻象”破灭?138亿营收背后,净利润停滞、海外扩张迷雾重重观点

5月20日,携程集团发布2025年第一季度财报,数据显示,当季携程实现营收138.5亿元,同比增长16%;净利润43亿元,与2024年同期基本持平。然而,资本市场却给出了负面反馈,当日携程股价下跌2.22%,这背后暴露出携程发展中存在的诸多问题。

从业务结构来看,虽然“住宿+交通”双核心业务贡献了78.7%的总营收,住宿预订业务收入同比增长23%,交通票务业务收入同比增长8% ,但也暗藏隐忧。交通票务收入增速跌回个位数,主要源于国内和出境机票价格较去年同比下滑约10%-15%。而住宿预订业务虽营收增长,但国内酒店客单价呈下滑趋势,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整体利润空间。

入境游市场的强劲复苏确实拉动了携程核心业务增长,一季度全国入境人次同比激增40.2%,携程平台入境预订量同比增长约100%,亚太地区主要免签国家的酒店预订量更是飙升超240%。不过,出境游市场却面临困境。受泰国安全形势等因素影响,跨境航班运力仅恢复到疫情前水平的83%,泰国旅游与体育部数据显示2025年前四个月中国赴泰游客同比减少30%。即便携程在出境游板块通过优化供应链及服务能力,使平台交易总额(GTV)恢复至2019年同期的120%,但这背后投入的成本不容小觑。

盈利能力层面,携程毛利率虽稳定在80%以上,但净利润增速未能与营收同步。2025年一季度销售及营销费用、研发费用、一般及行政费用分别达30亿元、35亿元、10亿元,同比增幅分别为30%、13%、11% 。销售费用激增30%用于亚太地区市场渗透,虽管理层称投资回报率(ROI)仍符合预期,但持续高额投入效果能否持续存疑;研发与行政费用增长源于人力成本上升,反映出在技术创新与组织规模扩张中,携程面临成本管控难题,一旦费用边际效益递减,将严重影响利润。

携程大力推行的AI战略也并非一帆风顺。虽然在规划阶段,AI助手“Trip Genie”使平均用户会话时长增加约50%;售后阶段,AI聊天机器人和自助服务工具处理了超过80%的咨询。但第三方机构Gartner调查显示,64%用户不适应AI客服,实际中也存在AI客服语义理解偏差、流程僵化,以及人工客服入口难找等问题,这对于注重服务体验的旅游行业来说,或将成为影响用户忠诚度的隐患。

在竞争方面,携程面临的局势日益严峻。美团凭借本地生活生态渗透高星酒店市场,小红书以“种草+预订”模式抢占年轻客群,抖音则通过直播电商重构旅游消费链路。而携程在海外市场扩张中,稳定盈利模型仍有待观察,国际业务收入占比提升的同时拉低了整体利润率,且在国内旅游市场增速趋缓背景下,县域游等下沉市场的火热,也因携程自营与标准化尚未覆盖,被竞争对手抢占先机。

综合来看,携程在2025年第一季度虽有营收增长,但增收不增利,成本攀升、AI战略落地困境、市场竞争加剧以及海外业务盈利不明等问题突出,未来如何破局,平衡好业务扩张与成本控制,提升用户体验,增强市场竞争力,仍充满挑战。

出品丨经济格局

撰文丨九裘小妹

编辑|邹猫小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