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MT观察网

BOSS直聘光鲜半年报背后:员工减少近千人、营收依赖企业付费观点

作者|晨曦

编辑|陈秋

近日,看准科技有限公司(BOSS直聘母公司,以下简称“BOSS直聘”)发布了2025年半年报。

2025年上半年,BOSS直聘收入同比增长11.2%;经调整利润增长85.6%。在年轻人面临就业压力的当下,BOSS直聘的收入却在扶摇直上。

然而,这份亮眼业绩的背后,并非全无隐忧。

一边是营收利润的“扶摇直上”,另一边却是平台频繁卷入不合规招聘等红线问题,叠加半年内员工减少近千人、收入结构单一等现状,BOSS直聘正站在商业增长与合规经营的交叉路口,其发展模式的可持续性引发行业思考。

蓝领招聘是“短板”

营收依赖企业付费端

1997年,中国第一家招聘网站中华英才网创立。随后智联招聘、前程无忧等也相继上线。这些平台本质上是 “电子简历库”,用人单位交费后即可展示岗位需求并检索、下载简历,求职者则可以在平台上搜索感兴趣的职位并投递简历。

BOSS直聘开创了“直聊 + 精准匹配” 的模式,让应聘者和用人方能够直接在线沟通,跳过了传统招聘中冗长的简历筛选等中间环节。

而BOSS直聘创始人赵鹏拥有十分过人的履历。

赵鹏19岁时以山西文科高考第三名的成绩考入北京大学法律系,毕业后进入部委机关工作,曾在中国青年志愿者协会担任项目发展部部长,开创性地参与组织了“大学生西部地区志愿者”项目。

2005年,赵鹏离开“体制内”加入智联招聘,从公关经理做起,用了五年时间成为CEO。在任期间,他带领智联招聘扭亏为盈,积累了丰富的互联网招聘行业经验和管理经验。

2013年底,赵鹏决定再次创业,创立了看准科技集团。2014年7月,BOSS 直聘APP正式上线,让求职者和老板直接沟通,打破了传统招聘模式的壁垒。

2021年6月,BOSS直聘正式登陆纳斯达克市场;2022年12月,公司以介绍方式于香港联合交易所主板完成双重主要上市。

不过,如日中天的BOSS直聘却陷入了收入类别单一的困局。

据悉,BOSS直聘的收入主要来自向付费企业客户提供线上招聘服务。2025年上半年,公司总收入高达40.26亿元,其中对企业客户的线上招聘服务的收入为39.79亿元,占总收入的比例高达98.83%。

图/BOSS直聘2025年半年报

在BOSS直聘平台,如果企业希望获得更多曝光和优质人才资源,提升招聘效果,则可选择付费购买增值服务,平台根据服务类型和时长等收取费用。

换句话说,在求职方,BOSS直聘并未获得什么收益。

目前,BOSS直聘市场上的竞争对手就有赵鹏的老东家智联招聘。

相比之下,智联招聘的收费模式相对更为灵活和透明,会根据企业规模、招聘岗位数量、服务期限等因素提供多样化的套餐选择,企业可根据自身需求精准匹配,在成本控制上更具优势。这使得一些预算有限的中小企业可能会因成本考量而转投智联招聘的怀抱。

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内,BOSS直聘平均月活跃用户达到了6060万,较2024年上半年的5060万增长了19.8%。

然而,BOSS直聘此前一直更加聚焦白领求职,而蓝领一直是BOSS直聘的“短板”。

2024年2月6日,公司完成了对W.D Technology Investment Group Limited(W.D Technology,其主营业务为蓝领招聘服务)约77%股权的收购。该次收购的对价约3.74亿元。

图/BOSS直聘2024年财报

在蓝领就业市场中,招聘渠道的选择始终与蓝领群体的求职习惯、信息获取偏好深度绑定。

目前,蓝领招聘的主流方式可归纳为三大类:第一类是基于社交信任的“熟人推荐模式”,以“老乡带老乡”“工友荐工友”为典型;第二类是多元化的线上招聘渠道;第三类是线下场景化招聘渠道,包括线下招聘会、劳务中介机构及工厂自主宣传。

因此,BOSS直聘想要在传统的蓝领招聘方式中,吸引更多企业和求职者,也是公司今后急需突破的方向。

此外,在今年8月,BOSS直聘宣布,陈旭已获委任为公司总裁。陈旭上任后,BOSS直聘将有什么样的战略布局,值得期待。

曾涉及“涉黄”招聘

业绩上涨靠“裁员”?

值得注意的是,BOSS直聘帮助求职者找工作,但是业绩增长的同时,公司自己却面临员工半年离职近千人。

截至2024年末,BOSS直聘拥有5688名员工;而截至2025年6月30日,公司的员工只剩下4743名员工。仅半年的时间,BOSS直聘就减少945人。

图/BOSS直聘2024年财报

图/BOSS直聘2025年半年报

其中,公司各个岗位的员工都在减少,销售和营销人员减少510人;研发人员减少139人。

对此,BOSS直聘在财报中表示,2025年上半年,本公司继续深化AI在技术、产品、商业及运营等各领域的融合和应用探索。公司推动AI 技术落地应用于产品研发与客服等运营环节,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对人力的依赖,用更高效的技术手段替代部分人工工作。

不过,AI客服缺少人类的直觉和判断力,难以提供情感支持与人际互动,无法与客户建立情感连接。

而在大规模减少员工这种“降本增效”背后,BOSS直聘却在大额分红。

2025年半年报显示,董事会批准了本公司的年度股息政策,并确定股息金额约为8000万美元,同时宣布了一期不超过2.5亿美元的股份回购计划。

图/BOSS直聘2025年半年报

BOSS直聘在通过AI技术代替人工,但是在职位审核上却一直饱受争议。

2025年7月,BOSS直聘平台上“王怡香”求职信息涉黄事件引发广泛关注。据悉,名为王怡香的求职者在应聘董事长助理岗位时,简历中出现“曾承受领导45分钟剧烈撞击”等露骨内容,在与招聘方的对话中更是明确暗示涉及不正当关系。

相关截图在社交媒体广泛传播,引发“BOSS直聘再次涉黄”“BOSS直聘又陷色情招聘漩涡”等话题。

事实上,这并非BOSS直聘首次卷入涉黄争议。此前媒体多次曝光该平台存在“色情招聘”乱象。

早在2022年8月,便有网友表示,广州一家公司于BOSS直聘发布“VIP 助理秘书”岗位的招聘信息。从表面上看,该岗位主要负责客户工作及出差相关事务,然而当网友添加公司联系人的微信后,对方直言,此岗位实质是让求职者与客户建立男女朋友关系,甚至需陪客户睡觉。

2024年11月,陕西一名女生在BOSS直聘应聘西安某公司的经理助理岗位。在试岗阶段,该女生便遭到公司一名陈姓老板的“陪睡”暗示。

种种问题使BOSS直聘因涉黄问题陷入信任危机。尽管每次涉黄事件曝后,BOSS直聘都迅速采取行动,立即删除违规信息、封禁涉事账号,并发布声明表明整治决心。但令人遗憾的是,随着舆论热度逐渐消退,类似的色情招聘乱象总是卷土重来。

可见,BOSS直聘在职位审核方式与流程上,过度依赖机器审核,人工审核比例可能不足。机器审核虽效率高,但缺乏人类的判断力与敏感度。此外,BOSS直聘针对招聘方资质与职位信息关联审核存在缺失。

对于招聘平台而言,信任是立身之本。求职者将职业发展的希望寄托于平台,企业依赖平台筛选优质人才,这都需要以严格的审核机制、健康的生态环境为前提。

BOSS直聘若想实现长远发展,仅靠技术迭代降本、靠分红回购维系资本信心远远不够。如何平衡商业利益与社会责任,如何在效率与合规之间找到支点,将是其未来必须跨越的关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