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MT观察网

“大麦倒闭”背后:黄牛猖獗,平台之责与监管困境观点

近日,孙燕姿演唱会现场出现令人唏嘘的一幕:当孙燕姿表达对大麦网的感谢时,台下观众竟齐声高呼 “倒闭”。这一尴尬场景并非偶然,而是消费者长期以来对大麦网服务不满的集中爆发。事实上,在众多演唱会现场,类似针对大麦的吐槽屡见不鲜,足见该平台在消费者心中的形象已严重受损。

近年来,演唱会市场持续升温,歌迷们对现场音乐的热情高涨。然而,与市场热度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购票平台的服务质量却饱受诟病。以大麦网为例,其在售票过程中频繁出现卡顿、延迟等问题,导致大量歌迷在抢票时铩羽而归。更有甚者,部分消费者反映,在大麦网购票后,遭遇退票难、客服敷衍等情况,权益难以得到有效保障。这些问题不仅让消费者深感无奈和失望,也严重影响了演唱会市场的健康发展。

经济学家指出,大麦网频繁出现的大规模退票投诉,深刻反映出其公司经营管理的混乱状态。退票流程缺乏规范性,违背了企业诚信经营的根本原则,在市场中造成了极为负面的影响。

消费保近五年票务平台投诉量

图源:消费保数据研究院

据消费保平台最新发布的《票务平台投诉分析报告》显示,2019 年至 2025 年期间,消费保上票务平台相关投诉量累计达 14.79 万件,涉诉金额超 1.58 亿元。其中,大麦网以 8.5 万件投诉位居榜首,退改规则不透明、霸王条款导致无法退款等成投诉重灾区。

消费保研究院专家建议,票务平台应提升透明度,保障购票机制公平性,明确退票政策,建立高效客户服务体系。

大麦网截图

在演唱会门票市场中,黄牛的猖獗更是让广大歌迷苦不堪言。以孙燕姿演唱会为例,原价几百元的门票,在黄牛手中竟被炒至数千元,溢价幅度高达数倍甚至近十倍。这种现象并非个例,几乎每场热门演唱会都会出现黄牛哄抬票价的情况。他们通过所谓的“抢票神器”帮人代抢或者加价录入,从中谋取暴利。黄牛的存在,不仅破坏了市场秩序,也让许多真正热爱音乐的歌迷因高昂的票价而望而却步。

闲鱼截图

那么,黄牛为何能够如此猖獗?

究其原因,一方面是市场供需失衡。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日益增长,演唱会作为一种重要的文化消费形式,受到越来越多人的喜爱。然而,演唱会的场次和座位数量有限,远远无法满足市场需求。在这种情况下,黄牛便有机可乘,通过抢购门票并高价转售来获取利润。

另一方面,购票平台的管理漏洞也为黄牛提供了可乘之机。部分平台在售票过程中,未能采取有效措施防止黄牛囤票,如实名制落实不到位、验证码过于简单等。此外,一些平台对二手票务交易监管不力,导致黄牛能够在平台上公然高价售卖门票,而平台却对此视而不见。

面对演唱会门票市场的乱象,相关部门和平台应积极采取措施加以整治。对于购票平台而言,应切实履行社会责任,加强技术投入,优化售票系统,提高服务质量,确保消费者能够公平、便捷地购票。同时,要加强对二手票务交易的监管,严厉打击黄牛囤票、炒票等违法行为,维护市场秩序。

2023年,文化和旅游部、公安部联合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大型营业性演出活动规范管理促进演出市场健康有序发展的通知》,要求演出举办单位应当建立大型演出活动退票机制,设定合理的梯次退票收费标准,保障购票人的正当退票权利。要加大对倒卖演出票证的打击整治力度,全面收集网上网下倒卖炒作票证信息,及时发现加价、变相加价销售票证的线索,严打网上网下倒票和诈骗等违法犯罪活动。

专家认为,治理“黄牛”需线上线下协同,加大线上打击力度,发挥互联网企业和平台作用,构建多主体参与的文化治理体系。

相关部门也应加大监管力度,完善法律法规,明确对黄牛行为的处罚标准,提高违法成本。此外,还应加强对购票平台的监督,督促其规范经营,保障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只有通过各方共同努力,才能让演唱会门票市场回归理性,让歌迷们能够以合理的价格欣赏到心仪的演唱会,让音乐真正成为连接歌手与歌迷的桥梁,而非被黄牛和不良平台扭曲的牟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