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想来”万店狂飙,量贩零食扩张下的加盟商不好过观点
(图源AI生成)
大望财讯/文
8月4日,据河北经视报道,石家庄的赵大姐听信“月销80万”的宣传,于2024年5月份投入120万元加盟“好想来”,但开业后销售额远未达标,陷入困局。尽管公司曾承诺托管并补齐业绩差额或协助寻找加盟商接手,但截至今年6月底,“好想来”单方面终止责任,留下加盟商独自承担债务压力。
赵大姐的经历并非个例,许多加盟商在高额投入后,面临着经营压力与盈利困境的双重挑战。
“好想来”作为万辰集团旗下的核心品牌,近年来凭借低价策略和快速扩张在量贩零食市场迅速崛起,三年突破万家门店。然而,快速扩张的背后也暴露出了诸多问题,服务纠纷、品控等问题频发。
120万砸向“好想来”,加盟商的钱到底流向了哪里?
赵大姐的加盟店按照“好想来”要求,装修、设备、首次货款等前期投入高达120万元。品牌方承诺的“月销80万”目标,在开业后实际月销售额在50万元左右,门店持续亏损。此外,公司承诺的开业扶持、人员补助及托管服务均未兑现。
的确,“好想来”官网宣称的加盟政策吸引着不少加盟商加入。“0加盟费、0管理费、0配送费、2万元保证金”,店铺面积要求在120平及以上,店铺毛利为19%—20%,要求仓储数量50个,一次性收取系统使用费。
“好想来”宣称“0加盟费”,看似“零负担”加盟政策降低了加盟门槛,但大望财讯发现在店铺装修等前期成本上却有着固定要求。好想来要求加盟商统一采购设备、货架及装修。店铺装修则由品牌推荐的第三方按连锁标准统一完成,货架也是统一采购,统一品控,进一步挤压利润空间。
大望财讯在某社交平台上查阅了个体用户加盟“好想来”的实际投入情况,一位南京加盟商详细列出了其在加盟过程中所花费的各项费用,该加盟商开设的两个门面合计280平方米的店铺,单月房租2万元,按“交六押二”标准仅房租就支付了16万元,店铺装修约25万元,货架采购8万元,空调设备5万元,广告制作及门头装饰3万元,收银系统加上2万元品牌保证金共计5.5万元,首批进货金额约30万元,另有铺子转让费8万元,该加盟商已累计投入资金100万元左右。
“好想来”隶属于万辰集团,2024年万辰集团营收虽增长247.86%至323.29亿元,但负债率高达79.85%,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仅有2.94亿,毛利率仅10.76%,暴露出扩张背后的财务压力。
同时2024年万辰集团运营成本在显著攀升。财报数据显示,2024年万辰集团费用为24.55亿元,较上一年度激增15.43亿元。其中,销售费用同比暴增229.8%至14.31亿元,管理费用同比猛涨120.33%,升至9.81亿元。万辰集团为了打响品牌、抢占市场份额,投入了大量资金。
值得一提的是,大望财讯在51加盟网中注意到,“好想来”的加盟政策中还包含“区域保护支持”,宣称会严格划分市场区域,确保加盟商在一定范围内垄断经营,避免同品牌恶性竞争。
但现实中,这一承诺并未落到实处。如今的量贩零食市场,门店布局愈发密集,一公里长的街道上出现2-3家不同品牌门店早已常见。
此前万辰集团在财报中披露,2024年该集团共新增门店9776家,因门店经营原因闭店242家,非门店经营原因致减少门店64家。
开店密度直追蜜雪冰城,三年门店破万
从跨界布局到门店破万,万辰集团用了不到三年时间,就把“好想来”写进了量贩零食的头部名单。
作为福建万辰生物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称“万辰集团”)的核心品牌,好想来聚焦平价零食市场。2011年,万辰集团创立,总部位于福建漳州,主营食用菌和平价量贩零食两大板块。2022年8月,万辰集团正式布局零食零售板块。紧接着在第二年10月,万辰集团将旗下“陆小馋”“好想来”“来优品”和“吖嘀吖嘀”四大品牌统一合并为“好想来”。万辰集团的量贩零食销售渠道包括直营门店、品牌门店和企业客户集采三种。其中,直营门店和品牌门店模式为主要的销售模式,占量贩零食业务收入的95%以上。
2022年,“好想来”零食工厂全国门店数突破1200家。到2025年3月,“好想来”已在全国开出1万家门店,而整个万辰零食板块更是达到1.5万家,门店密度直追蜜雪冰城,稳坐量贩零食行业前列。
万辰集团精准把握量贩零食行业机遇,之后得到快速发展。2022年至2024年,公司营收从5.49亿元迅猛增长至323.29亿元。
2023年全年,公司营业收入达92.94亿,较2022年增长近16倍。其中,量贩零食业务板块实现营业收入达87.59亿元,同比增长13057.81%。2024年,该业务板块持续高速增长,实现营业收入317.9亿元,同比增加262.94%,占公司整体营收98%以上。
但同样在2023年,万辰集团却出现了“营收大涨、利润大跌”的局面。公司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8293万元,下降幅度达到273.72%,出现了近十年来的首次亏损。2024年虽扭亏为盈至2.94亿元,但基数依旧单薄。
大规模的并购扩张也推高了公司的负债水平。2023年公司资产负债率增长至82.27%,同比增长86.9%,凸显公司激进扩张的态势。2024年该指标略降至79.85%,但仍处于高位,万辰集团的债务压力不小。
门店快速扩张的同时给公司经营质量带来挑战。万辰集团在财报中坦言,零食量贩“采购量大、毛利率低”,若不能持续压缩成本、降低损耗,则会直接影响到公司的盈利能力。
知名战略定位专家、福建华策品牌定位咨询创始人詹军豪也表示,低门槛加盟虽能吸纳更多加盟商,却可能因质量参差不齐影响门店运营与品牌形象。从品牌长远发展视角来看,门店快速扩张需匹配成熟的管理与服务能力,否则易降低消费体验、引发负面舆论。
今年7月6日,江苏连云港海州区一家“好想来”门店内,发生一起店员向顾客下跪道歉的事件,引发广泛关注。事发时收银员在为顾客结账过程中,因涉事顾客临时加购商品,收银员提议先为顺位顾客结算,招致涉事顾客不满,最终在顾客要求下当众下跪道歉,相关视频于次日在网络传播并迅速发酵,门店老板称事发后该顾客未投诉,该店员工作正常,店里已安抚店员情绪。随后万辰集团相关负责人回应南都·湾财社记者采访称,已调取监控,将优先安抚员工情绪并妥善处理。
此外据北京商报报道,2024年5月,“好想来”部分门店因经营违规行为受到了监管部门的行政处罚。当月15日,一家“好想来”食品店因“撕毁、涂改日常监督检查结果记录表,或未将该记录表留存至下次检查”,被河北省邯郸市大名县市场监督管理局罚款8000元;同月28日,另一家门店因违反明码标价规定、未按标价交易,被处以2000元罚款。
低价策略是普惠民生,还是“拼多多陷阱”?
量贩零食,简单来说就是去掉中间环节,直接从工厂采购或贴牌生产产品,降低成本,加上规模化销量,主打低价和产品多样性,以薄利多销为主,是一种新兴的零售业态。据艾媒咨询,2024年中国零食量贩市场规模约1040亿元,同比增长28.6%;预计到2027年,中国零食量贩市场规模有望突破1500亿元,达到1547亿元。
“好想来”作为量贩零食第一股,通过低价策略快速抢占市场,过度依赖加盟扩张的模式,可能在品控上面临压力,暴露品控漏洞。
今年7月份,有网友发帖称,零食品牌“好想来”浙江一门店售卖的即食卤蛋“包装破损,布满蛆虫”。该网友发布的图片显示,一个绿色包装的即食卤蛋出现破损,蛋表面布满了正在蠕动爬行的白色蛆虫。针对此事,7月21日晚,好想来官方客服专员回应南都N视频记者称,“因天气比较炎热,门店自检自查没有做到位导致这样的情况发生,后续我们会加强对门店的考核,避免顾客再购买到此类问题商品,也会把相关意见反馈给门店。”
在黑猫投诉平台,大望财讯查询后发现有超过1000条关于“好想来”的投诉,多集中在产品变质、过期、发霉等食品安全问题,此外,还有部分消费者投诉店员服务态度差等。
面对快速扩张带来的挑战,“好想来”品牌正尝试拓展业务边界,2025年1月,“好想来”品牌零食全国门店上线了《哪吒之魔童闹海》惊喜盒、三丽鸥草莓惊喜盒等热门IP商品,寻求新的增长可能。在量贩零食市场规模预计持续扩大的背景下,新上线的潮玩IP业务能否有效转化为门店的实际盈利,并为加盟商经营提供助力,市场仍在观察之中。
“好想来”的发展,是量贩零食行业快速发展的一个缩影。在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当下,“好想来”能否找到扩张与质量发展之间平衡点,实现良性发展,仍有待时间检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