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马智行遭美国知名做空机构做空,称其“客户体验最差”观点
消费日报讯(记者 卢岳)日前,自动驾驶科技公司小马智行(Pony.ai, NASDAQ: PONY)遭遇美国知名做空机构Grizzly Research的猛烈抨击。该机构发布报告称,小马智行存在技术数据造假、客户体验行业垫底、监管合规风险及持续财务亏损等问题。
结合此前市场传闻和公司财报数据,小马智行正面临上市以来最严峻的信任危机。截至7月10日,其美股股价报收12.89美元,总市值45.8亿美元,较IPO发行价仍处于破发状态。
Grizzly Research机构报告称,2024年11月上市的小马智行“几乎没有什么可提供的”,并将其描述为"烟雾与镜子的表演"。
报告揭露的造假指控直击技术命脉。据Grizzly Research引述的内部人士证词,小马智行自动驾驶团队长期伪造核心算法测试数据,管理层不仅知情更涉嫌系统性掩盖。技术溯源显示,其引以为傲的路径规划模块实为对Waymo公开论文的"低质量复现",在极端场景模拟中出现致命漏洞。
这一指控与小马智行曾经的事故形成闭环——2021年其在美国测试的Hyundai Kona因软件缺陷撞击隔离带,导致加州无人驾驶测试许可被吊销;今年北京亦庄测试车突发自燃后,公司至今未公布调查结果。
此外,Grizzly Research在中国对小马智行的机器人出租车服务进行了实地测试,报告称与百度Apollo和文远知行等竞争对手相比,该公司“上车点最少,等待时间最长,整体客户体验最差”。
Grizzly Research报告还强调了监管挑战,指出小马智行在加利福尼亚州进行无人自动驾驶车辆测试的许可证在一次事故后被吊销。另外在中国也发生了类似事件,导致该地区服务暂时中断。
报告中的行业人士表示,小马智行存在基础能力薄弱、测试积累不足、资金短缺等问题。
公开资料显示,小马智行成立于2016年,技术核心是“世界模型”和适用于不同车型及场景的“虚拟司机”,拥有自动驾驶出行服务(Robotaxi)、自动驾驶卡车(Robotruck)、乘用车智能驾驶(POV)三大核心业务。
IPO前,小马智行已经完成了9轮融资,累计金额超过13亿美元,其投资方包括丰田汽车、一汽集团、红杉中国、五源资本等。
2024年11月27日,小马智行在纳斯达克交易所上市,成为“全球Robotaxi第一股”,然而当天跌破13美元的发行价,收跌7.69%,总市值为41.88亿美元。
今年3月25日,小马智行发布2024年业绩报告,这也是去年11月在美国纳斯达克上市后发布的首份年报,公司全年营收为7503万美元(约合人民币5.48亿元),同比增长4.3%,同期净亏损为2.75亿美元(约合人民币19.98亿元)。
收入构成方面,2024年全年Robotruck业务营收为4040万美元,较2023年的2500万美元增长61.3%;而市场比较关注的Robotaxi服务,全年收入同比下降了5.3%至730万美元,第四季度降幅更是扩大至61.9%,不如投资者的高预期。
另外,据小马智行发布2025年第一季度财报,公司一季度总营收为1.02亿元,同比增长12%,净亏损为3740万美元(2.714亿人民币),陷入持续亏损中。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5月26日,占流通股42%的2.25亿股Pre-IPO股份解禁,尽管创始人宣称自愿延长锁定期,但解禁前三天股价仍暴跌17%
目前,小马智行已经在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城市投放了Robotaxi车辆,运营区域和范围有限。另外,小马智行还在韩国、卢森堡、沙特阿拉伯、阿联酋等国家和地区布局自动驾驶业务,最新公开报道显示小马智行启动了卢森堡Robotaxi道路测试、另外小马智行与迪拜道路交通管理局(RTA)在迪拜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并举办Robotaxi发布仪式。
对于来自美国做空机构Grizzly Research的做空报告,小马智行尚未对此作出公开回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