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MT观察网

边开车边化妆、聊视频?华为智驾宣传片遭吐槽汽车

“车主双手离开方向盘,在车内和其他朋友一起唱歌、化妆……”华为乾崑智驾ADS4的一段宣传片在网络上引发争议。

宣传片中的车主们双手离开方向盘做其他事情,截图自宣传片

据红星资本局报道,引发争议的智驾产品宣传片疑似已被删除或隐藏,目前,在华为智能汽车解决方案BU的官方微博已无法看到相关视频。

华为智驾宣传片引争议

4月22日,华为乾崑智能汽车解决方案智能技术大会在上海举行。会上,华为乾崑智驾ADS4正式发布,该产品称最高可支持高速L3商用。

不过,记者浏览发现,华为乾崑智驾ADS4的宣传片中,车主的双手离开方向盘,在车内和其他朋友一起唱歌、化妆、看文件或是拨打视频电话。在此过程中,车辆还能绕开地上的障碍物,在大雨中穿梭。

有一位车主还在宣传片中称,“有乾崑智驾,不用担心,比我这老司机稳当。”

对此,有网友评论称,“这是现在就能交付的东西吗?”“这是在描述愿景?还是现实就可以这样?”“视频里的自动驾驶内容就是不合规的宣传方式”。

在宣传片的片头,华为方面表示,“本视频仅为广告创意”“不代表车辆当前具有实际功能”“若实际道路使用,驾驶员仍需保持关注并予以接管”。这些说明是否意味着华为方面也认为该宣传片有夸大宣传的成分?

宣传片片头

目前,在华为智能汽车解决方案BU的官方微博账号“华为乾崑智能汽车解决方案”上,相关微博疑似删除或隐藏,现已无法看到。

据财联社报道,华为智能汽车解决方案BU CEO靳玉志称,目前国内有超过80%的主机厂选择了华为乾崑,并预计2025年的城区智驾辅助搭载量将接近400万辆。未来3年内城区智驾辅助的搭载量将超2700万辆。

靳玉志预测,2025年有望具备L3的商用能力。要实现从L2到L3的跨域,并非易事,因此优先从相对简单的高速L3开始。虽然高速L3理论上简单一些,但还是有一些难题需要克服。

靳玉志还透露了车BU的一些业务情况。据悉,2024年车BU研发投入超100亿元,包括8000名研发人员,智能化部件发货量超过2300万套,生态伙伴超过600人,截止3月底累计智能辅助驾驶总里程超过25亿公里。

工业和信息化部:车企不得夸大虚假宣传辅助驾驶功能

近年来,智能驾驶领域成为各大车企布局的对象。在此背景下,“智驾领航”“全场景智驾”“零接管”等各种新技术名词层出不穷。与此同时,车企不仅在品牌发布会上展示智能驾驶技术,还通过直播的方式进一步塑造消费者对自动驾驶技术的认知。

例如,2024年11月14日,小米汽车官方发布小米集团创始人雷军直播体验端到端智驾,并宣称“实测全程零接管,多场景应对自如,上车就能用”。

今年4月18日,记者浏览鸿蒙智行厦门市华为智能生活馆官方视频号,看到了宣传智驾系统的可靠性,以驾驶者处于睡觉状态时在社会道路上行驶,双手、双脚全程不接管为噱头,吸引消费市场关注。

受上述因素影响,不少消费者出于对自动驾驶技术的高度信任,会把方向盘轻易地交给传感器控制,由此导致的多起事故引发社会各界关于智驾安全的争议。

4月16日,工业和信息化部装备工业一司召开智能网联汽车产品准入及软件在线升级管理工作推进会。

明确系统功能边界和安全响应措施,禁止夸大和虚假宣传,严格履行告知义务,切实承担生产一致性和质量安全主体责任,提升智能网联汽车产品安全水平。

据悉,此次工作推进会围绕市场监管总局和工业和信息化部此前联合发布的《关于进一步加强智能网联汽车产品准入、召回及软件在线升级管理的通知》相关备案要求,针对智能驾驶领域的宣传、功能使用和技术部署等问题提出了一系列规范性要求。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付炳锋表示:“智能网联汽车产业的可持续发展不仅依赖技术突破和市场推动,也亟须制度保障与行业自律共同发力,构建协同有序、规范透明的创新生态。作为汽车行业组织,我们倡议进一步规范组合驾驶辅助功能产品的安全管理、营销宣传,推动形成‘技术进步与责任落实并重’的健康发展生态。”

此次工作推进会标志着智能驾驶行业正式进入强监管时代,旨在解决行业快速发展中暴露的测试风险、宣传误导和功能滥用等问题。

北京市社会科学院副研究员王鹏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近期智驾事故不断,降低了消费者对智驾功能的信任。同时,目前部分车企夸大、虚假宣传智驾技术,误导消费者的现象时有发生,为保障公众安全,避免消费者过度信任智驾功能,这也是有关部门选择在此时介入的重要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