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MT观察网

薛海涛别飘了!别克至境L7敢卖二三十万必凉汽车

文| 沪上雷少

编辑|  小丸子

不看你咋吹,就看你最终咋定价,起售价超过20万,或者更具体一点,起售价超过18万,算你赢!

恕我直言,当我看到薛海涛信誓旦旦强调20-30万价位区间的时候,我都替他捏一把汗。

调子起得这么高,搞砸了他会不会卷铺盖走人,拭目以待。

大别克阿大别克,好汉不提当年勇。

站在2025年的中国新能源车市,上汽通用旗下三个品牌从高到低,凯迪拉克、别克、雪佛兰,可以说日子都不好过。

尤其品牌档次最低的雪佛兰,搞不好在可预见的时间内,就会淡出中国市场。

别克和凯迪拉克,依靠“低价换量”的策略,还能够勉强支撑一段时期,以给它们的转型争取窗口期。

但以薛海涛、卢晓为代表的上汽通用企业高管们,可千万别心存侥幸与幻想:

觉得什么百年品牌底子深厚,尤其所谓的“大别克”曾经是多么的风光过,就以为年轻一代、及更年轻一代国人消费者,还会继续认它。

尤其是在合资、以及BBA等传统豪华汽车品牌,光环加速褪去的时代背景下,别克们可千万别被猪油蒙了心,继续掩耳盗铃自欺欺人式的觉得:

我大别克的品牌溢价,还好使吧?!

真心话就是,不好使,已经不好使了,以后只会更加的不好使。

正所谓,一代人有一代人的记忆和使命,一代人有一代人的喜好跟认知。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一度风靡一时的皇冠、凌志们,现在在哪里?曾几何时需要加价排队的捷豹路虎们,现在又是何等处境?

上汽通用副总经理薛海涛接受采访

大人们,时代真的变了,且一直在变。

每代人有每代人的“豪华”价值观,不管你啥牌子老资格,在时代变革的大潮之下,一切不服输不服老终归是徒劳,新旧更替是万事万物亘古不变的客观规律。

仍以上汽通用别克品牌为例,过去GL8在MPV市场可谓是“神”一样的存在,如今呢,品牌溢价甚至不及腾势D9、岚图梦想家等后来者,更不及极氪009、理想MEGA。

不是上汽通用和别克的领导们良心发现,不想继续卖高价,继续保持高溢价的品牌形象;

而是时代巨变,别克再不放下身段降低姿态,即便以后想低价促销,也恐怕是难以卖好了。

你看别克的小老弟——雪佛兰品牌,曾几何时科鲁兹、创酷,那都是各自细分市场妥妥的销量爆款和明星产品,才多少年时间,现在降价都卖不动了吧。

上汽通用也在变相的战略性“放弃”雪佛兰,将更多的资源和转型力量,投给了别克和凯迪拉克。

没办法,雪佛兰已经带不动了,品牌力都没法跟吉利长安长城奇瑞等,主流老牌自主品牌PK了。

既然如此,别克原本的品牌力也在走下坡路,甚至都不及丰田大众,那么凭啥觉得自己搞出个什么“在中国、为中国”的新能源高端子品牌——别克至境,就可以直接拔高品牌形象和溢价?

何况还是别克的车标、别克的营销渠道,不能你说高端就高端,你说至境L7这款车定位“豪华”,它就真的能豪华起来了。

品牌力这个东西,很多时候你不信邪没有用,而且它还是位于产品力之上。

如果只是论产品力,多少号称多维度甚至可全面碾压、吊打特斯拉model 3的友商竞品,岂不是早就把特斯拉从神坛及销量榜上拉下来了。

包括大红大紫、一车难求的小米SU7,雷布斯在定价的时候,也不得不特意比特斯拉低一些!

雷布斯尚且知道定价不能想当然

试问,如果小米SU7不是定价二三十万,不是比特斯拉整体便宜个一两万,而是觉得综合产品力超越了,就可以直接定价到25-35万,甚至更贵一个区间......

那么SU7还能一炮打响吗?

遥遥领先的华为旗下多款明星爆款产品,如果直接定价到比BBA的同级别产品更贵,你觉得还能后来居上成功逆袭吗?

此外同为合资品牌新能源转型发力的东风日产N7、广汽丰田铂智3X,之所以能够幸免于难、没有沦为国内新能源市场炮灰,还破天荒各自取得了比较大的突破......

核心要点之一也恰恰是,不错的产品力前提下,定价姿态够低、够有诚意!

到了别克至境L7这里。

五米级的车长,三米级的轴距,同小米SU7、华为智界S7、小鹏P7、比亚迪汉、领克10 E-MP、奇瑞风云A9L、广汽丰田铂智7等,众多友商明星产品,尺寸级别大同小异。

都是中大型新能源轿车,有的是纯电,有的是油电混动(包括插混、增程),定位及定价不同罢了。

试问海涛总们,相较于上面提到的这些明星产品,有些还是爆款竞品,别克至境L7是在产品力上技高一筹,还是品牌溢价上高人一等?!

薛海涛台上信誓旦旦夸大宣传

别说啥Momenta加持、智驾体验同级最强之类的吹牛大话,也别说增程混动就一定比纯电、插电混动体验更优,各有各的用车场景优势及对应用户人群喜好罢了。

而且很重要的一点,别克至境L7是别克品牌第一款“中国研发、中国生产、中国销售”的本土化特供新能源电动车!

第一款都有“试水”的意思,产品的稳定性、可靠性、品控啥的,均有待市场和消费者检验。

作为后来者,品牌力没啥优势(即便是同领克比亚迪奇瑞比,其实也没啥优势),产品力各有所长能不能打还有待检验,这种情况下,定价有没有诚意和竞争力,就相当之关键了。

一如我们之前分析广汽丰田铂智7,别说啥你们定位有多高、产品力有多强,市场和消费者的喜好与认可才是唯一标准。

你看看最近大火的西北“预制菜”风波,消费者才不要你觉得!

高调的吹牛与相当保守的销量预期

从这个角度来看,同广汽丰田铂智7类似,别克至境L7,如果敢定价到20-30万价位区间,绝对的找死,炮灰的命必败无疑。

当然广汽丰田这样的务实型车企,才不会像上汽通用薛海涛们那样盲目自信、对外高调宣传什么20-30万的定价。

很显然,不是广汽丰田不想赚钱定高价,也不是丰田的招牌没有通用别克硬和响,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识时务者为俊杰罢了。

注意到在接受媒体采访过程中,薛海涛们不止一次公开强调,别克至境L7要勇闯20-30万新能源轿车红海市场。

不看你咋吹,就看你最终咋定价,起售价超过20万,或者更具体一点,起售价超过18万,算你赢!

恕我直言,当我看到薛海涛信誓旦旦强调20-30万价位区间的时候,我都替他捏一把汗,调子起得这么高,搞砸了他会不会卷铺盖走人。

卢晓静静的听着海涛总吹牛皮

多说无益,实战检验,拭目以待。